【垂涎欲滴意思是什么】“垂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对食物的强烈渴望时。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垂涎欲滴 |
拼音 | chuí xián yù dī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王右军(羲之)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望江山,叹曰:‘此地有山川之胜,可以忘忧。’王曰:‘我见其人,未见其心也。’谢曰:‘君不见,垂涎欲滴者,非无心之人。’” |
释义 | 形容非常馋,看见好吃的东西就流口水,形容极度贪吃或非常想要某样东西。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食物的渴望,也可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欲望。 |
近义词 | 食指大动、垂涎三尺、馋嘴猫 |
反义词 | 毫不感兴趣、无动于衷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美食场合
- “这家餐厅的招牌菜让人垂涎欲滴。”
- “看到蛋糕,他立刻垂涎欲滴。”
2. 生活场景
- “别人吃火锅,他在旁边看着都垂涎欲滴。”
- “她一看到巧克力就垂涎欲滴。”
3. 文学作品中
- 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常用来描写角色对美食的渴望,增强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三、注意事项
- 虽然“垂涎欲滴”常用于食物,但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对权力、名利等的渴望。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夸张。
- 该成语多用于口语或半书面语中,不适合过于正式的书面表达。
四、总结
“垂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对美食或其他事物的强烈渴望。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也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