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击柝的意思是什么】“抱关击柝”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基层官职和守夜制度。它字面意思是“抱着门闩、敲打梆子”,用来形容在边关或城门处值守的低级小吏,职责是看守城门、巡逻报更等。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地位低下、工作琐碎但责任重大的职位。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抱关击柝 | 
| 拼音 | bào guān jī tuò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抱关击柝,不辞劳苦。” | 
| 含义 | 原指守城门、巡夜的小吏,后引申为地位卑微、职责繁杂的工作。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从事低微而辛苦的工作。 | 
| 近义词 | 抱瓮灌园、守门卒、小吏 | 
| 反义词 | 高官显爵、达官贵人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抱关”指的是守城门的官员,负责开关城门、检查出入人员;“击柝”则是夜间巡逻时敲打木梆,以示警戒。在古代社会中,这类职位属于最基层的公务员,虽然职责重要,但地位低下,常常被人轻视。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用以描述那些默默无闻却勤勉尽责的小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对低微职业的比喻,带有一定的自谦或讽刺意味。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抱关击柝”已经较少使用,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其身影。它常被用来:
- 表达对平凡工作的尊重;
- 自谦自己身份卑微;
- 或者讽刺某些人只做表面功夫,缺乏远大志向。
四、总结
“抱关击柝”虽为古语,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思。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应因职位高低而轻视他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汉书》等古代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