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到底是什么意思】“拣尽寒枝不肯栖”这句话出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句话表面上是描写一只孤雁在寒冷的枝头不断挑选,却始终不愿停栖,实则寄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高洁与不屈精神。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解析。
一、字面解释
词语 | 含义 |
拣尽 | 一个一个地挑选,表示反复寻找 |
寒枝 | 冷清、荒凉的树枝,象征艰难环境 |
不肯栖 | 不愿意停下来,表现坚定的选择 |
整句意思是:(孤雁)把所有的冷清树枝都挑选了一遍,却始终不愿意停下栖息。
二、深层含义
1. 象征意义
- “寒枝”象征着艰难困苦的处境,也暗示世俗的冷漠与排挤。
- “不肯栖”表现了孤雁(或诗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
2. 情感表达
- 表达了作者在贬谪期间内心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痛苦。
- 同时也体现了他坚守节操、不愿妥协的态度。
3. 哲学意味
- 体现了一种“宁可孤独也不将就”的人生选择。
- 倡导一种超然物外、坚持自我价值的生活态度。
三、文学背景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这首词,借孤雁自喻,抒发了自己在政治失意后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而这首词正是其中的代表。
四、现代启示
方面 | 启示 |
个人成长 | 面对困境,应保持独立思考与坚定信念 |
社会现实 | 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与自我 |
心态调整 | 学会接受孤独,不轻易向外界妥协 |
五、总结
“拣尽寒枝不肯栖”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它表达了一个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境界。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字面意思 | 反复挑选寒枝却不肯栖息 |
深层含义 | 孤独、高洁、不屈、独立人格 |
文学背景 | 被贬黄州时的内心写照 |
现代启示 | 坚持自我、拒绝妥协、保持清醒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拣尽寒枝不肯栖”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要有自己的选择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