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是什么意思】脑疝是神经外科中一个非常严重且常见的急症,指的是由于颅内压力升高,导致脑组织从正常位置被挤出,进入其他解剖空间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情况可能压迫到脑干、血管或脑神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脑疝的定义与分类
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组织移位,常见于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之后。根据脑组织移位的方向和部位,脑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 颞叶组织通过小脑幕切迹向下移位 | 常见于脑肿胀或占位病变 |
|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 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进入枕骨大孔 | 压迫延髓,病情发展迅速 |
| 大脑镰下疝 | 脑组织沿大脑镰向对侧移位 | 多见于一侧脑室系统阻塞 |
| 脑室系统疝 | 脑脊液循环受阻,脑室扩大并压迫周围结构 | 多由脑积水引起 |
二、脑疝的病因
脑疝的发生通常与颅内压急剧升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
- 脑外伤:如车祸、跌倒等导致的颅脑损伤;
- 脑出血: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
- 脑肿瘤:尤其是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
- 脑水肿:如脑炎、脑缺血后引起的水肿;
- 脑积水: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颅内压升高。
三、脑疝的症状
脑疝的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进展迅速,症状包括:
- 意识障碍(如昏迷)
- 呼吸节律异常
- 瞳孔变化(如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
- 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库欣反应)
- 四肢肌张力改变
- 可能出现抽搐或去皮质强直
四、脑疝的诊断
脑疝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或MRI:可明确脑组织移位情况及病因;
- 神经系统查体:评估意识、瞳孔、肌力等;
- 颅内压监测:用于重症患者评估颅内压水平。
五、脑疝的治疗
脑疝属于神经外科急症,必须迅速处理,主要包括:
1. 紧急降颅压:
- 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 机械通气以控制PaCO₂;
- 必要时进行腰椎穿刺放液。
2. 病因治疗:
- 如为脑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
- 肿瘤患者需手术切除或放疗;
- 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分流术。
3. 支持治疗:
-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癫痫等。
六、预后与预防
脑疝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以及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预防措施: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 避免头部外伤;
- 对有脑肿瘤或脑积水的患者定期随访;
- 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结
脑疝是一种因颅内压升高导致脑组织移位的严重神经系统急症,常见于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患者。其临床表现多变,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识别、积极降颅压、针对病因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