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名叫什么】《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然而,许多人对《史记》的原名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史记”就是它的正式名称。其实,《史记》在最初问世时,并没有使用这个名字。
一、《史记》的原名是什么?
根据史料记载,《史记》最初的名称并非“史记”,而是 《太史公书》 或 《太史公记》。这一名称来源于作者司马迁的身份——他是西汉时期的太史令,负责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记录。因此,“太史公”是对他的一种尊称。
司马迁在完成这部巨著后,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意为“太史公所撰写的书”。后来,在东汉时期,这部书逐渐被简称为《史记》。到了唐代,随着《史记》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和影响扩大,“史记”这一名称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太史公书”。
二、《史记》原名总结
项目 | 内容 |
正式名称 | 《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 |
别名 | 《史记》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用途 | 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
原名含义 | “太史公所撰之书” |
三、为什么《史记》会改名?
《史记》之所以从“太史公书”改为“史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称呼简化:随着时间推移,“太史公书”这一名称过于冗长,不利于传播。
2. 身份变化:司马迁去世后,后人不再直接称其为“太史公”,而是以作品来命名。
3. 文献分类:在后来的文献整理中,为了与《汉书》《后汉书》等其他史书区分开来,采用了更通用的名称。
四、结语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虽然它的原名是《太史公书》,但“史记”这一名称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这部伟大作品的代名词。了解《史记》的原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如需进一步探讨《史记》的内容、结构或影响,可继续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