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社会历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发展动力以及社会结构演变的理论体系。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在于回答“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这一问题是所有社会历史观必须面对和解答的根本性问题,它决定了不同历史观的立场、方法和结论。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含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指的是在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时,首先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于一切历史观之中,是判断历史观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 社会存在:指人类社会中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等。
- 社会意识:指人类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两种对立观点
不同的历史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根本分歧,主要分为两大类:
历史观类型 |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看法 | 代表人物/学派 |
唯物史观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马克思、恩格斯 |
唯心史观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强调思想、意志的作用 | 黑格尔、费尔巴哈 |
三、唯物史观对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而社会意识则是对这种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占有制度决定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关系影响了人们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四、为什么这一问题是关键?
1. 决定历史观的性质:只有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才能确立科学的历史观。
2. 指导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有助于制定符合实际的社会政策。
3. 解释历史现象: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源都可以从社会存在与意识的互动中找到答案。
五、总结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决定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方式。唯物史观以科学的态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唯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