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游僧》文言文的翻译【全文的翻译】】一、
《河间游僧》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则短文,讲述了一位游方和尚在河间地区行医治病的故事。文中通过一个具体事例,展现了和尚的智慧与医术,并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批评。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虚伪世风的批判。本文虽短,但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河间有游僧,善医,不求利,惟以救人为主。 | 河间有一位游方和尚,擅长医术,不追求利益,只以救助他人为宗旨。 |
时有病者,或求之,或不求而自至。 | 当时有病人,有的主动来求医,有的则不请自来。 |
其人未尝识药性,亦未尝读方书,而用药如神。 | 他并不懂得药性,也没有读过药方书,但用药却像神仙一样灵验。 |
或问其故,曰:“吾但观其气色,察其脉理,而断其病。” |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只是观察他的面色,诊察他的脉象,从而判断病情。” |
乡人莫不奇之,以为异人。 | 村里的人无不感到惊奇,认为他是奇人。 |
然其行止无定,不常居一地,人莫得而识也。 | 然而他的行踪不定,不常在一个地方停留,人们无法认识他。 |
一日,有老妇持金帛来谢,曰:“吾子病几死,赖君活之。” | 有一天,一位老妇带着金银布匹来感谢他说:“我的儿子几乎死了,多亏您救了他。” |
僧曰:“吾不取财,愿汝勿再以财谢我。” | 和尚说:“我不收取钱财,希望你不要再用财物来感谢我。” |
老妇曰:“此非谢君,乃谢君之术也。” | 老妇说:“这不是感谢您,而是感谢您的医术。” |
僧笑曰:“吾术何足道!不过观人之气色,察人之脉理而已。” | 和尚笑着说:“我的医术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不过是看人的气色,察人的脉象罢了。” |
三、结语
《河间游僧》虽为一则短文,却蕴含深意。它不仅展示了和尚高超的医术,更反映了作者对“医者仁心”的推崇。同时,文中通过“不取财”、“不居一地”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俗功利的淡泊态度。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