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借光文言文翻译】一、
“匡衡凿壁借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关于勤奋学习的典故,出自《汉书·匡衡传》。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的匡衡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因家中无钱买灯油,便在墙壁上凿洞,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该故事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懈追求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寒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这一典故常被用来激励后人珍惜学习机会,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理想。
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 | 匡衡,字稚圭,是东海郡承县人。 |
少而好学,家贫,不给烛,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他小时候就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灯烛,于是就在墙上凿洞,引来邻居家的光,用书本对着光来读书。 |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邻居有灯烛却不能照到他这边,匡衡就去帮邻居干活,不要报酬。 |
其后,遂为博士。 | 后来,他成了博士(官职)。 |
及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 | 到了汉元帝时期,他担任丞相,被封为乐安侯。 |
三、总结
“匡衡凿壁借光”不仅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心中有志,勤于学习,终能实现人生价值。这个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