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俱的意思】“万籁俱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写环境极其安静、没有一点声音的状态。其中,“俱”的意思在理解这个成语时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字义、成语解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万籁俱寂”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然原诗并未直接使用“万籁俱寂”,但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一种寂静无声的氛围。
- “万籁”:指的是各种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流水声等。
- “俱”:意思是“都”、“全部”。
- “寂”:意为“寂静”、“静默”。
因此,“万籁俱寂”的整体意思是:所有的自然声音都消失了,整个世界陷入一片寂静。
在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描绘夜晚、山林、空旷之地等安静的场景,表达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说明 |
万籁 | 各种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水声等) | 指自然界中多种声音的总称 |
俱 | 都、全部 | 表示所有声音都被包含在内 |
寂 | 寂静、静默 | 描述一种无声、安静的状态 |
万籁俱寂 | 所有自然声音都消失,世界一片寂静 | 常用于形容极静的环境或氛围 |
三、拓展理解
“俱”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示“全部、都”的意思,如“俱往矣”、“俱全”等。在“万籁俱寂”中,“俱”强调的是“所有声音都不存在”,从而突出“寂”的程度。
此外,该成语也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营造一种孤寂、宁静或神秘的氛围,增强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四、结语
“万籁俱寂”中的“俱”是理解整个成语的关键,它与“万籁”和“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通过了解其含义,不仅能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还能更好地体会其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