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望月怀古原文及译文】一、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古》是一首以月亮为意象,抒发思乡怀人情感的经典作品。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全诗中最广为传诵的名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
本文将对《望月怀古》的原文进行展示,并附上翻译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和情感内涵。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海上一轮明月升起,远在天边的人也共享这同一时刻。 |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思念之人抱怨漫长的夜晚,整夜都因相思而难以入眠。 |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吹灭蜡烛,喜爱那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感到露水渐渐浸湿身体。 |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无法用手捧住这月光送给你,只好回房安睡,期盼梦中相见的日子。 | 
三、简要赏析
《望月怀古》通过描绘海上明月这一自然景象,引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不仅写出了月光洒满海面的壮丽景象,更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之人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深情厚谊。
后几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深夜难眠、思念成疾的状态。结尾“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更是含蓄地表达了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对重逢的渴望。
四、结语
《望月怀古》虽篇幅不长,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与向往。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情感层面,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