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意思】“石破天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诗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意是说女娲用石头补天时,石头裂开,天空为之震惊,后来引申为事情发生得极其突然、令人震惊。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出处 |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
原意 | 形容石头破裂,天空震惊,比喻事情非常惊人 |
引申义 | 指事情发生得极为突然、震撼人心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评论等场合,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和影响力 |
近义词 | 惊天动地、突如其来、骇人听闻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司空见惯 |
二、详细解释
“石破天惊”原本是描述神话中的景象,后被广泛用于形容某些事件或言论带来的巨大冲击。例如,一个重大发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一个人的惊人言论,都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其影响之大、震撼之深。
在现代语境中,“石破天惊”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现象或神话故事,也可以用于社会、政治、科技等领域。比如,某项新技术的发布、某位科学家的重大突破,甚至是某个政治人物的惊人发言,都可能被称为“石破天惊”。
需要注意的是,“石破天惊”虽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
三、使用示例
1. 新闻报道中:
“这位年轻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堪称‘石破天惊’,打破了传统理论的束缚。”
2. 文学作品中:
“他的一句话,如同‘石破天惊’,让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
3. 日常交流中:
“你这次考试成绩出来,简直‘石破天惊’,连老师都惊讶不已。”
四、结语
“石破天惊”作为一句富有诗意和力量的成语,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广泛应用于现代语言中,成为表达“震惊、意外、震撼”等情感的重要词汇。理解其来源与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