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什么鱼肉成语】“刀什么鱼肉”其实是一个不完整的成语表达,正确的说法是“刀俎鱼肉”,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处于被宰割和欺凌的弱势地位。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以及相关用法。
一、成语简介
成语名称:刀俎鱼肉
拼音:dāo zǔ yú ròu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刀和砧板,用来切肉;鱼和肉,被宰杀的对象。比喻在强权面前无能为力,只能任人摆布、受人欺凌的处境。
二、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字面意思 | 刀和砧板是切割工具,鱼肉是被切割的对象。 |
引申意义 | 比喻弱者在强者面前毫无反抗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命运。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或控制。 |
感情色彩 | 贬义,带有无奈与悲愤的情绪。 |
近义词 | 任人宰割、听天由命、弱肉强食 |
反义词 | 自主自立、掌握主动权、主宰命运 |
三、经典例句
1.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像刀俎鱼肉,只能被动等待命运的安排。
2. 他虽有心反抗,但面对强势对手,也只能成为刀俎鱼肉。
3. 历史上很多小国在强国面前,常常是刀俎鱼肉,无力回天。
四、成语背后的故事(简要)
“刀俎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说项王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这段话中,范增劝项羽趁机除掉刘邦,否则“若属皆且为所虏”,即“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形象地表达了“刀俎鱼肉”的处境。
五、总结
“刀俎鱼肉”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象征意义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强权压迫下的弱势群体或个体。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警觉,争取主动权。
成语 | 刀俎鱼肉 |
含义 | 弱者被强者任意摆布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描述被动、无助的状态 |
情感 | 贬义,带有无奈与愤怒 |
近义词 | 任人宰割、弱肉强食 |
反义词 | 掌握主动、自主自立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拓展学习,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