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什么】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这场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控制的上甘岭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目的是夺取战略要地,进一步推进战线。尽管敌我兵力悬殊,但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最终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不仅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标志性事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精神。
上甘岭战役概况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战役名称 | 上甘岭战役 |
时间 |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
地点 | 朝鲜半岛中部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地区 |
参战方 | 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 vs 联合国军(美军为主) |
主要指挥官 | 志愿军:秦基伟、王近山;联合国军:范弗里特 |
战役背景 |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争夺战略要地 |
战役结果 | 志愿军成功守住上甘岭,联合国军未能达成目标 |
战役意义 | 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展现志愿军顽强作战精神 |
战役特点与影响
- 火力密度高:战役期间,敌军动用了大量炮兵和空军,对上甘岭进行了密集轰炸,创造了“炮火密度世界纪录”。
- 防御工事坚固: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进行顽强抵抗,有效减少伤亡。
- 士气高昂:战士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战斗,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
- 国际影响:此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力,也促使联合国军在后续谈判中态度有所转变。
小结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它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志愿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可逾越的防线,为中国赢得了尊重与和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