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惊弓之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这个成语原本讲述了一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曾经受过惊吓的人,即使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感到害怕。
一、成语释义
惊弓之鸟:字面意思是“被弓箭惊吓过的鸟”。引申为:经历过某种打击或惊吓后,对类似情境极度敏感和恐惧的人。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心理上受到过创伤,即使在安全的环境中,也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产生不安和戒备。
二、成语来源
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的是魏国大夫更羸与魏王一起打猎时,看到一只飞鸟从远处飞来。更羸说:“我可以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弦,就能让它掉下来。”魏王不信。结果更羸一拉弓弦,那只鸟果然应声而落。魏王惊讶地问原因,更羸解释说:“这只鸟是受伤的,听到弓弦的声音就吓得飞不起来。”
三、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表示某人因过去经历而容易受惊。
- 多用于贬义或中性语境:有时带有一点同情意味,有时则带有批评意味。
例句:
- 他自从那次车祸后,就成了惊弓之鸟,连车轮声都让他心惊胆战。
- 这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高压环境中,现在遇到一点小事就变得惊弓之鸟。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惊弓之鸟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字面意思 | 被弓箭惊吓过的鸟 |
引申意义 | 曾经受过惊吓,对类似情境极度敏感和恐惧的人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有时含同情)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 |
例句 | 他自从那次车祸后,就成了惊弓之鸟 |
五、结语
“惊弓之鸟”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在经历创伤后的心理变化。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情绪反应时,应多一份理解和耐心,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脆弱”或“多疑”。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包容和体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