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是怎样的】“鹬蚌相争”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双方因争执而让第三方得利的道理。下面我们将从原文、翻译以及寓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内容
《战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争”的原文如下: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晴,必无蚌矣!’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无鹬矣!’于是鹬遂吞蚌,而渔者得而获之。”
二、白话翻译
现代汉语翻译:
一只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飞过来想啄它的肉。蚌立刻闭上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晴,你早晚会被晒死!”蚌说:“今天你不走,明天也不走,你也活不了!”结果鹬被蚌夹住,动弹不得,最后被路过的渔夫捕获了。
三、寓意解析
这个故事通过鹬和蚌之间的争斗,说明了两个对手如果互不相让,最终会使得第三者获利。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一时的争执而失去更大的利益。
四、总结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战国策·燕策二》 |
原文内容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晴,必无蚌矣!”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无鹬矣!”于是鹬遂吞蚌,而渔者得而获之。 |
白话翻译 | 一只蚌晒太阳时被鹬啄食,蚌夹住鹬的嘴,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都被渔夫捕获。 |
寓意 | 双方争执不下,反而让第三方得利;告诫人们遇事要冷静,避免无谓的争斗。 |
五、结语
“鹬蚌相争”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境,只有学会理性应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