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不欺暗室出处于哪里

2025-08-31 06:24:34

问题描述:

不欺暗室出处于哪里,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6:24:34

不欺暗室出处于哪里】“不欺暗室”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直、诚实的品格,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其出处与相关资料。

一、成语“不欺暗室”的出处

“不欺暗室”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如下: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虽然这段文字是诸葛亮《诫子书》的内容,但“不欺暗室”这一说法更常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话:

> “君子之行,动则为世范,静则为身模,虽处幽隐,亦不欺暗室。”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行为,无论是行动还是静默,都应成为世人的榜样。即使身处幽暗之处,也不会在无人看见时做不正当的事。

二、成语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不欺 不欺骗,不作恶
暗室 黑暗的房间,比喻无人监督的环境
不欺暗室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和操守

三、使用场景与文化意义

“不欺暗室”常用于赞扬一个人在无人注意时依然保持高尚品德,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慎独”思想的重视。

- 慎独:指人在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因无人监督而放纵。

- 道德自律:强调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力,而非外界的强制。

四、延伸阅读

成语 出处 含义
慎独 《礼记·大学》 独处时仍能保持谨慎和自律
内省 《论语》 自我反省,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言行一致 《孟子》 说话和做事要一致,表里如一

五、总结

“不欺暗室”源自《后汉书·王符传》,强调的是人在无人监督时仍能坚守道德,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慎独”的理念。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持正直与诚信。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不欺暗室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含义 在无人监督时仍能坚守道德
文化意义 强调“慎独”思想,注重内在修养
延伸成语 慎独、内省、言行一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