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遗患是什么意思】“养虎遗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玉于郑,子产弗受。或曰:‘子产贤而多财,何以不取?’子产曰:‘吾闻之,君子不以利害义,不以义辞利。’于是郑人以玉来聘,子产弗受。其后楚人又献玉,子产乃受之。或曰:‘子产何以初不受而今受也?’子产曰:‘彼欲以玉求我,我若不受,则彼必怒,怒则无以安民。’”虽然这个故事并非直接出自“养虎遗患”的典故,但成语的含义与之相近。
“养虎遗患”字面意思是“养了一只老虎,结果留下了祸患”,比喻对敌人或有害的人姑息纵容,最终导致自己受害。常用于形容因一时心软、犹豫或错误判断,反而让危险的人或事发展壮大,带来严重后果。
“养虎遗患”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潜在威胁或敌对势力过于宽容,结果反被其伤害。该成语强调了果断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可能带来危害的事物时,不能因一时的仁慈或顾虑而放任不管,否则可能会招致更大的灾难。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养虎遗患 |
出处 |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等,具体出处不一,但常见于历史典故中 |
字面意思 | 养了一只老虎,却留下祸患 |
比喻意义 | 对敌人或有害的人姑息纵容,结果反被其伤害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那些因犹豫或心软而未及时处理危险情况的行为 |
近义词 | 养痈遗患、姑息养奸、纵虎归山 |
反义词 | 当机立断、斩草除根、防微杜渐 |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养虎 + 遗患) |
使用建议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分析历史事件、管理决策或人际交往中使用 |
通过理解“养虎遗患”的含义,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警惕那些看似无害却可能带来长期危害的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