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词语意思】“氯仿”是一个化学术语,常用于化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它指的是三氯甲烷(CHCl₃),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液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以下是关于“氯仿”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
一、氯仿的基本含义
氯仿,又称三氯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三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它曾广泛用于医疗麻醉、溶剂及实验室试剂,但由于其毒性和环境危害,现已被逐步替代。
二、氯仿的主要性质
属性 | 描述 |
化学式 | CHCl₃ |
分子量 | 119.38 g/mol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
沸点 | 61.2°C |
熔点 | -63.5°C |
密度 | 1.48 g/cm³ |
气味 | 甜味,类似醚类物质 |
毒性 | 中等毒性,长期接触有害 |
三、氯仿的应用
1. 溶剂: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溶剂。
2. 麻醉剂:历史上曾用于外科手术的吸入麻醉,现已较少使用。
3. 化学反应试剂: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
4. 工业用途:曾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等材料。
四、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氯仿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甚至昏迷。
- 环境影响:氯仿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大气臭氧层有一定破坏作用。
- 储存要求:应密封保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
五、总结
“氯仿”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它在多个领域有应用,但因其毒性及环境风险,使用时需格外注意。了解其基本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更安全地使用和管理该物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氯仿的结构、制备方法或相关法规,请参考专业化学资料或咨询相关行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