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2025-11-03 10:49:03

问题描述:

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0:49:03

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核舟记》是明代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文,记述了一艘雕刻精美的核舟及其上面的人物、景物。文章语言简练,内容生动,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文言文的丰富表达方式。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了解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在《核舟记》中,有以下几处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释义
弯曲
横向
挑选

例句: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其船背稍夷,则针鼻可辨。”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这些通假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文言文中具有特定意义。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某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在《核舟记》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小船 泛指各种船只
左右、上下 表示大约的数量
类似、类似的人 属于、归属
罔不 没有什么 不一定

例句: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学习时需注意区分。

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含义。《核舟记》中也有不少一词多义的例子:

多义词 义项1 义项2 义项3
做、雕刻 作为
他的 那个 其中
往、到 代词,指代事物
用、凭 因为

例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其色墨,其形如竹。”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总结

《核舟记》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蕴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通过分析其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本文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汇总表格:

类别 内容
通假字 诎(屈)、衡(横)、简(拣)
古今异义 舟、许、属、罔不等
一词多义 为、其、之、以等

通过系统梳理这些文言现象,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