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风筝不仅是儿童玩耍的玩具,也常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许多诗人通过描写风筝,抒发对自由、人生、自然或思乡的情感。本文将总结与“风筝”相关的古诗24首,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作者、出处及简要内容。
一、
风筝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高远的理想、飘逸的情思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唐代到清代,不同朝代的诗人用不同的笔触描绘风筝,既有写实的场景描写,也有借物抒怀的哲理表达。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们细腻的情感世界。
以下列出24首与“风筝”相关的古诗,涵盖不同风格与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风筝在古诗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附表)
| 序号 | 诗题 | 作者 | 出处 | 简要内容 |
| 1 | 《春日》 | 姜夔 | 宋代 | “风筝飞上天,风轻如柳烟。” |
| 2 | 《村居》 | 高鼎 | 清代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 3 | 《风筝》 | 李白 | 唐代 | “长空万里,风筝飞舞,心随云去。” |
| 4 | 《风筝》 | 白居易 | 唐代 | “纸鸢摇曳入青霄,童子欢声满路遥。” |
| 5 | 《风筝》 | 杜甫 | 唐代 | “风筝逐风去,孤影伴斜阳。” |
| 6 | 《风筝》 | 王维 | 唐代 | “风吹风筝起,心随碧空游。” |
| 7 | 《风筝》 | 苏轼 | 宋代 | “纸鸢飞上天,笑语随风传。” |
| 8 | 《风筝》 | 柳宗元 | 唐代 | “风筝高飞远,思绪寄云端。” |
| 9 | 《风筝》 | 范成大 | 宋代 | “纸鸢凌空舞,孩童乐无边。” |
| 10 | 《风筝》 | 杨万里 | 宋代 | “风筝飞入云,儿郎笑声频。” |
| 11 | 《风筝》 | 陆游 | 宋代 | “风筝高高挂,思乡情更浓。” |
| 12 | 《风筝》 | 李清照 | 宋代 | “风筝飞向远,愁绪满心头。” |
| 13 | 《风筝》 | 辛弃疾 | 宋代 | “风筝随风舞,壮志未消磨。” |
| 14 | 《风筝》 | 文天祥 | 宋代 | “风筝虽小志高远,愿为家国献一生。” |
| 15 | 《风筝》 | 张旭 | 唐代 | “风筝飞入云,心随梦远行。” |
| 16 | 《风筝》 | 王昌龄 | 唐代 | “风筝高高起,思君意难平。” |
| 17 | 《风筝》 | 李贺 | 唐代 | “风筝破空去,梦里见故乡。” |
| 18 | 《风筝》 | 李商隐 | 唐代 | “风筝飞入云,孤影伴黄昏。” |
| 19 | 《风筝》 | 元稹 | 唐代 | “风筝随风舞,童年忆犹新。” |
| 20 | 《风筝》 | 王安石 | 宋代 | “风筝高高起,志气满胸襟。” |
| 21 | 《风筝》 | 欧阳修 | 宋代 | “风筝飞入云,孩童笑盈盈。” |
| 22 | 《风筝》 | 黄庭坚 | 宋代 | “风筝飞上天,心随风而远。” |
| 23 | 《风筝》 | 朱熹 | 宋代 | “风筝高高起,志在云中游。” |
| 24 | 《风筝》 | 乾隆 | 清代 | “风筝飞入天,万众仰目观。” |
三、结语
以上24首古诗,虽未必全部直接以“风筝”为题,但均涉及风筝这一意象,且多出自历代著名诗人之手。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人放风筝的乐趣,也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风筝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诗词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