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满江红》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所作的一首词,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而闻名。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敌人的愤恨,也展现了他誓死守卫山河的决心。以下是对《满江红》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总结
《满江红》是岳飞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4年左右)创作的作品,内容充满豪情壮志,抒发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全词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爱国诗词之一。
该词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文学上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语言简练有力,结构紧凑,情感激烈,深受后人喜爱。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独自倚靠栏杆,外面的雨刚刚停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抬头远望,仰天长叹,内心充满壮志豪情。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八千多里的征途,只有云和月相伴。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白白地悲伤叹息。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国家的耻辱还未洗刷,作为臣子的仇恨,什么时候才能消尽! |
驱逐胡虏,还我河山,朝天阙。 | 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迎接胜利的曙光。 |
三、结语
《满江红》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人民心声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无数后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不息。虽然关于这首词是否为岳飞亲笔所作仍有争议,但其精神内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通过以上原文与翻译的对比,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