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闻 > 正文
认识MobiPrint可以立即升级你的家居的智能3D打印机
发布时间:2024-10-28 11:44:55赫连曼宇来源:
如今,3D打印机让制作国际象棋等物品变得相当容易。但这些打印机大多是固定的。因此,如果有人想在房间里添加3D打印元素(例如,桌子下面的脚凳),项目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必须测量空间。然后必须按比例缩放物体,在其他地方打印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手持式3D打印机是存在的,但它们缺乏准确性,并且需要学习。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MobiPrint,这是一款移动3D打印机,可以自动测量房间并将物品打印到地板上。该团队的图形界面让用户可以为机器人绘制的空间设计物品。该团队在经过改装的消费级真空机器人上构建了原型,可以为空间添加无障碍功能、家居定制或艺术装饰。
该团队于10月15日星期二在匹兹堡举行的ACM用户界面软件和技术研讨会(UIST2024)上展示了其研究成果。
“数字制造,比如3D打印,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保罗·G·艾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丹尼尔·坎波斯·萨莫拉(DanielCamposZamora)说道。“现在我们要问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将其进一步推广到世界各地,并降低人们使用它的门槛?我们如何才能改变建筑环境,并根据人们的特定需求(例如可达性、品味)定制空间?”
原型系统可以添加无障碍功能,例如为盲人和视力低下人士提供触觉标记。这些标记可以提供信息,例如告诉与会者去哪里的文字,或告楼梯等危险。或者它可以创建一个坡道来覆盖不平整的地板过渡。MobiPrint还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对象,例如高达3英寸的小艺术品。
在打印物体之前,MobiPrint会自主漫游室内空间并使用LiDAR绘制地图。然后,团队的设计工具会将此地图转换为交互式画布。然后,用户可以从MobiPrint库中选择一个模型(例如猫食碗)或上传设计。接下来,用户在地图上选择一个位置来打印物体,并使用设计界面缩放和定位作业。最后,机器人移动到该位置并将物体直接打印到地板上。
在打印方面,目前的设计使用一种在3D打印中很常见的生物塑料,称为PLA。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让MobiPrint移除打印的物体并可能回收塑料。他们还有兴趣探索机器人在其他表面(如桌面或墙壁)、其他环境(如户外)和其他材料(如混凝土)上打印的可能性。
“我想到骑自行车的孩子,或者坐在轮椅上的朋友和家人走到没有路缘的人行道尽头,”艾伦学院的教授乔恩·E·弗罗利希说。“如果将来我们能把丹尼尔的机器人送到街上,让它建一个坡道,即使它只工作了一小段时间,那就太好了。这显示了环境的可重构性。”
标签:
猜你喜欢
- 欧盟贸易主管与特朗普团队就贸易争端进行商讨,并达成共识将尽快会面
- 报告揭示中国软实力跃升至全球第二,多项关键指标实现显著增长
- 亚太股市午盘普遍走低,日经225指数下跌1.49%
- 美国家卫生研究院解雇超千名员工,裁员计划仍在推进中
- 微调后仙台之树连续5日霸榜剧集热度,首播周成绩斐然
- 春晚亮相机器人公司CEO驳斥新融资传言,称市场消息不实
- 教授计算出保持啤酒杯冰凉的最佳玻璃形状
- 光学放大器和记录敏感接收器为更快的空间通信铺平了道路
- 科学家探索在非酒精饮料中模仿啤酒和葡萄酒的气味
- 气候变化对北极物种相互作用的影响
- 土壤pH值如何影响油菜中破坏性真菌的生长
- 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杀珊瑚的疑似病原体
- 软件工具连接2D和3D助力零浪费时装设计
- 认识MobiPrint可以立即升级你的家居的智能3D打印机
- 制备过程产生药蘑菇中的蕈碱如何产生性
- 花朵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可抑制与多发性硬化症和癌症有关的酶的活性
- 条纹光度立体法提高了3D表面测量的速度和准确性
- 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了更新世期间南欧生态系统的变化
- 新开发的方法打破分子对称性支持生命起源理论
- 海洋涡流将极热和极冷输送到充满生命的深海
最新文章
- 台荣gp1
- 好用的气垫粉扑 ✨
- 3万以下的新车报价
- 不忍直视 🤦♂️
- Hypixel中国版
- 1. 原import
- 解决Office2007每次打开提示 向程序发送命令时出现错误 📝🚀
- Math.min 📊🔍
- ✨ 解决Office2010每次打开都要配置进度的问题 ✨
- 杭州乐园有双人蹦极吗
- 大连亲子近郊游觅林童话镇-不累娃的遛娃
- 正荣紫阙台怎么样、好不好
- 金鼎
- 青椒炒牛肉丝🌶️ Beef and Green Pepper Stir-Fry
- 克拉钻:璀璨之巅的珠宝珍品
- 服饰美容 趋势与技巧
- 华浦装修公司——专业打造理想空间
- 厨房整体橱柜制造 | 厨房装修必备技巧
- 本田猴子
- 哈雷摩托车报价及图片
- 贾静雯巴厘岛婚礼
- 招商城市主场盛会怎么样:这个楼盘真不多
- 什么是音频输出设备
- 为什么我唱歌不好听 —— 探索声音的魅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