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闻 >

科学家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探究蟹状星云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4-06-18 11:30:14来源:

一组科学家利用 NASA/ESA/CSA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分析了蟹状星云的成分,蟹状星云是位于金牛座 6,500 光年外的超新星遗迹。借助望远镜的 MIRI(中红外仪器)和 NIRCam(近红外相机),该团队收集了有助于澄清蟹状星云历史的数据。

蟹状星云是一颗大质量恒星死亡后核心坍缩超新星爆发的结果。这颗超新星爆炸本身于公元 1054 年在地球上观测到,亮度足以在白天看到。今天观测到的暗淡得多的残留物是膨胀的气体和尘埃外壳,以及由脉冲星(一颗快速旋转且高度磁化的中子星)驱动的外流风。

蟹状星云也非常不寻常。它非典型的成分和极低的爆炸能量曾让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颗电子捕获型超新星——这是一种罕见的爆炸类型,它起源于一颗核心不太发达的恒星,由氧、氖和镁组成,而不是更典型的铁核。

过去的研究工作根据目前喷出物的数量和速度计算了爆炸的总动能。天文学家推断,爆炸的性质是相对低能量的(不到正常超新星的十分之一),前身恒星的质量在 8 到 10 个太阳质量之间——在经历剧烈超新星死亡的恒星和没有经历剧烈超新星死亡的恒星之间摇摆不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