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生平】于成龙(1638年-1708年),字振甲,号如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清官、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一生历经康熙朝多次重要职位,为国家治理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生平概述
于成龙自幼聪慧好学,性格刚正不阿,立志报国。早年因家境贫寒,曾从事教书工作。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初任广西罗城知县,因其清廉公正、体恤百姓,深受当地民众爱戴。此后,他历任多个地方要职,包括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最终官至太子太保,成为康熙帝的重要辅臣之一。
于成龙一生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民为本”,强调官员应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他的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清代官员的典范。
二、于成龙生平简表
| 时期 | 年份 | 主要事件 |
| 少年时期 | 1638年-1659年 | 出生于山西永宁州,家境贫寒,勤奋好学,早年从事教育工作。 |
| 科举入仕 | 1660年 | 考中举人,开始步入仕途。 |
| 初任地方 | 1669年 | 被任命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以清廉公正闻名。 |
| 勤政为民 | 1670年-1674年 | 在罗城推行改革,减轻赋税,兴修水利,赢得民心。 |
| 晋升重用 | 1675年 | 因政绩突出,被调任江苏巡抚,负责江南地区治理。 |
| 清廉自律 | 1678年 | 任内拒绝一切贿赂,生活简朴,受到康熙帝赞赏。 |
| 高官显位 | 1689年 | 升任两江总督,掌管江南、江西等地政务。 |
| 官场清风 | 1690年-1707年 | 继续坚持清廉作风,多次上疏建议整顿吏治。 |
| 去世 | 1708年 | 于70岁高龄去世,葬于山西,身后被追封为太子太保。 |
三、总结
于成龙的一生,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一生。他不仅在地方治理中表现出色,更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朝廷的信任。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古代官员的楷模。于成龙的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职,都应坚守初心,服务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