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几月几日】国家公祭日是中国为了纪念在历史事件中遇难的同胞而设立的重要日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了解国家公祭日的具体日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信息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中国同胞而设立的纪念日。这一节日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呼吁。通过举行公祭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珍惜当下,并为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国家公祭日的具体日期
根据官方规定,国家公祭日定于每年的12月13日。这一天,全国多地会举行庄重的公祭仪式,包括升旗、默哀、献花等,以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缅怀。
| 项目 | 内容 |
| 国家公祭日名称 | 国家公祭日 |
| 设立目的 |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 公祭日期 | 每年12月13日 |
| 主要活动 | 升旗仪式、默哀、献花、纪念演讲等 |
| 历史背景 |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 |
三、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一个时间点,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伤痛,同时也激励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通过这样的纪念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反思过去,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总之,国家公祭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共同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