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穷经全文及译文】“白首穷经”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年老而学,犹秉烛夜行,虽不能尽明,然尚可自照。”后人引申为“白首穷经”,意指人到老年仍坚持研读经典,勤奋不息。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学者或读书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至老不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白首穷经 |
拼音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指人到老年仍坚持研读经典,勤学不辍 |
引申义 | 形容学者一生致力于学问,至老不休 |
二、原文出处与背景
《后汉书·王符传》中记载了王符的生平,他虽出身寒微,但志向高远,潜心研读经典,晚年仍不懈努力。文中提到:“年老而学,犹秉烛夜行,虽不能尽明,然尚可自照。”这句话后来被提炼为“白首穷经”,用以赞美那些终身求学、不畏艰难的人。
三、白首穷经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白首穷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儒家经典的研习,而是泛指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探索的态度,不论年龄大小,都应保持学习的热情。
现代意义 | 内容 |
终身学习 | 不论年龄,持续学习新知识 |
坚持不懈 | 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 |
学术精神 | 对学问的尊重与敬畏 |
自我提升 | 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
四、相关名句与引用
名句 | 出处/作者 | 解释 |
“白首穷经,甘之如饴。” | 《宋史·儒林传》 | 表达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坚持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 虽年老仍怀有远大志向,与“白首穷经”精神相通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古语 | 强调学习需要持续努力,与“白首穷经”相呼应 |
五、总结
“白首穷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也激励着人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老年仍坚持研读经典,勤奋不息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民族的求知精神 |
现代价值 | 鼓励终身学习,永不言弃 |
精神内涵 | 坚持、热爱、奉献、追求 |
结语:
“白首穷经”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写照,更是现代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一种态度。愿我们都能在求知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