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的是谁】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这句诗描绘了湖北秭归(古称“荆门”)一带的壮丽山河,并引出了历史人物王昭君(即“明妃”)。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因和亲匈奴而闻名,后世常以她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
此诗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通过这首诗,杜甫抒发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诗句原文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出处背景 | 唐代,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期间所作 |
“荆门”指代 | 湖北秭归地区,古代地名 |
“明妃”指代 | 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 |
王昭君身份 | 汉代和亲使者,出塞和亲匈奴 |
诗句含义 | 赞美荆门山水之壮丽,同时引出对王昭君的怀念 |
作者情感 | 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
文学价值 | 展现杜甫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
三、结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不仅是一句描绘自然景观的诗句,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它让我们记住了王昭君这位传奇女性,也让我们感受到杜甫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沉思索。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在千年前的文字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