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下第的解释下第的解释是什么

2025-09-15 14:01:11

问题描述:

下第的解释下第的解释是什么,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4:01:11

下第的解释下第的解释是什么】“下第”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代科举制度中,也常用于现代语境中表达某种失败或落榜的状态。本文将从字面意义、历史背景、现代用法等方面对“下第”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字面解释

“下第”由“下”和“第”两个字组成:

- 下:意为“落下”、“低于”。

- 第:原指“等级”、“次序”,在科举中指“名次”。

合起来,“下第”即指“落榜”、“未中举”或“排名靠后”。

二、历史背景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下第”是考生考试未通过的一种说法。例如:

- 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若未被录取,称为“下第”。

- 宋代以后,“下第”逐渐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词汇,用来形容士人考试失利后的状态。

历史上许多文人因“下第”而产生悲愤情绪,如唐代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正是他高中进士后的喜悦,反衬出“下第”时的失落。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下第”虽然不再专指科举考试,但依然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考试未通过:如“他这次考试下第了,心情很沮丧。”

2. 竞争失败:如“他在比赛中下第,未能进入决赛。”

3. 地位下降:如“公司裁员后,他的职位下第了。”

需要注意的是,“下第”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

四、与其他词语对比

词语 含义 是否常用 备注
下第 落榜、未中举 较少 多用于文学或古文
落榜 考试未通过 常用 现代常用词
失败 未达成目标 极为常用 普通口语和书面语
榜眼 第二名 少用 科举时代用词
排名靠后 成绩或位置不理想 常用 现代广泛使用

五、总结

“下第”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词语,原本用于描述科举考试中未中举的情况。如今虽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文学、历史研究等领域仍具重要意义。理解“下第”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文词汇的文化内涵。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下第”的字面意义、历史背景与现代用法,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