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糟糠之妻是什么意思】“糟糠之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在贫穷困苦时期共同经历、不离不弃的关系。这个词语源自古代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糟糠之妻 |
拼音 | zāo kāng zhī qī |
字面意思 | “糟糠”指酒渣和谷皮,是古代贫苦人家用来充饥的粗劣食物;“妻”即妻子。 |
引申含义 | 指与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强调夫妻之间的忠诚与陪伴。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尊重。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回忆或赞美妻子在困难时期的付出与陪伴。 |
二、来源与典故
“糟糠之妻”最早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故事讲的是汉朝官员宋弘,在皇帝刘秀问及是否愿意娶新贵女时,他回答:“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发妻的忠诚与尊重,也奠定了“糟糠之妻”这一成语的文学基础。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社会中,“糟糠之妻”虽然不再用于描述真正的贫困生活,但依然被广泛用于表达对伴侣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在回顾婚姻历程时,强调彼此共同经历的风雨与坚持。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糟糠之妻”的关系 |
风雨同舟 | 共同面对困难 | 相似,强调共同奋斗 |
白头偕老 | 结婚到老 | 强调婚姻长久,但不强调艰苦 |
忠贞不渝 | 忠诚坚定 | 强调情感专一,与“糟糠之妻”有相似之处 |
五、总结
“糟糠之妻”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家庭、婚姻的理解与尊重,也提醒人们在顺境中不要忘记曾经共患难的伴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份情谊始终值得珍惜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