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意思】“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一诗,全诗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一、诗句含义总结
“锄禾日当午”意思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农民们还在田地里辛勤地锄地。这里的“锄禾”指的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翻土、除草、松土等;“日当午”是指太阳正挂在天空中央,天气最热的时候。整句描绘了农民在酷暑中依然坚持劳作的场景。
这句诗不仅描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丰收的渴望。
二、诗句背景与意义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组反映农民生活和疾苦的诗篇之一。作者通过描写农民在炎热天气中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以及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诗中“汗滴禾下土”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的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呼吁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三、内容对比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锄禾日当午 |
出处 | 李绅《悯农》 |
字面意思 | 在烈日当空的中午,农民仍在田间劳作 |
深层含义 | 描写农民的辛勤劳作,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 |
背景 | 唐代社会贫富差距大,诗人关注民生 |
现实意义 | 呼吁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 |
语言风格 | 简洁朴素,富有画面感 |
四、结语
“锄禾日当午”虽只有五个字,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古代农民在恶劣环境下坚持劳作的场景。它不仅是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公平的呼唤。今天,我们更应铭记这些诗句背后的深意,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