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的意思是什么】“不苟言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严肃、不轻易表露情感,尤其是在面对他人时表情庄重、不苟言笑。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十分清楚。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不苟言笑”的意思,下面将从释义、出处、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苟言笑 |
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 | 形容人态度严肃,不随便说笑,神情庄重。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表情,强调其严肃、稳重的一面。 |
二、出处与来源
“不苟言笑”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虽未直接出现“不苟言笑”,但“木”“讷”等词与之有相似之处。后世多用于形容人言行谨慎、不轻浮。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解析 |
他一向不苟言笑,很少有人能在他脸上看到笑容。 | 表示这个人性格严肃,不轻易表露情绪。 |
老师站在讲台上,不苟言笑,让同学们都肃然起敬。 | 强调老师严肃的神态,营造出庄重的氛围。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严肃、庄重、谨言慎行、不苟言谈 |
反义词 | 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嬉皮笑脸、幽默风趣 |
五、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成年人,尤其是有一定威望或地位的人。
2. 语气色彩:偏中性或略带褒义,表示一种稳重、自律的态度。
3. 避免误解:不要误以为“不苟言笑”就是冷漠或不近人情,它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严谨和克制。
六、总结
“不苟言笑”是一个表达人性格严肃、表情庄重的成语,常用于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修养。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也反映出其处事方式。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成语 | 不苟言笑 |
含义 | 严肃、不轻易表露情感 |
出处 | 《论语》相关思想演变而来 |
用法 | 描述人性格或表情 |
近义词 | 严肃、庄重、谨言慎行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嬉皮笑脸 |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成语或语言现象,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