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是什么意思】“敝帚自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虽然自己的东西很普通、破旧,但仍然非常珍惜,不愿意丢弃或给别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使它并不值钱或不完美,也依然觉得珍贵。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出处 | 《汉书·张释之传》:“夫士卒尽,而君赐以金帛,是使百姓皆为盗也。今虽有此,吾不敢受。愿还其金,而以所赐与之。”后世引申为“敝帚自珍”。 |
释义 | 虽然自己的东西破旧,但仍十分珍惜。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对自己的东西非常珍惜。 |
近义词 | 珍视旧物、爱惜旧物 |
反义词 | 弃若敝履、视如草芥 |
例句 | 他虽然只有一把旧扫帚,却总是舍不得扔掉,真是敝帚自珍。 |
二、使用场景
“敝帚自珍”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个人情感寄托:比如一件旧物承载着回忆,即使破损也不愿丢弃。
2. 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即便别人不认可,自己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或作品。
3. 讽刺他人盲目自大:有时也用于批评某人对自己并不高明的东西过分珍惜。
三、常见误用
- 误用为贬义:有些人误以为“敝帚自珍”是贬义词,其实它更多是中性或褒义,取决于语境。
- 混淆近义词:如“敝帚自珍”与“自命不凡”、“自视甚高”不同,后者带有贬义,而前者更侧重于珍惜旧物或旧观念。
四、总结
“敝帚自珍”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既表达了对旧物的珍惜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和记忆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对旧物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放弃曾经的努力和成果。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