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二不休是什么意思】“一不做二不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一旦决定去做,就会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决心和行动力的意味,有时也带有一点冒险或不顾后果的色彩。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不做二不休 |
拼音 |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
出处 | 出自《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具体出处不详 |
字面意思 | 不做第一件事,就不做第二件事;意指做事要果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
引申意义 | 表示人做事有决心、有毅力,一旦开始就全力以赴,不轻言放弃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的坚定态度,也可用于劝诫他人要有始有终 |
负面含义 |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暗示过于固执、不计后果的行为 |
二、使用示例
1. 正面用法:
- 他既然已经决定创业,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全身心投入进去。
- 这次考试她准备得很充分,一不做二不休,一定要拿到第一名。
2. 负面用法:
- 他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搞砸了,结果连累大家。
三、与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一不做二不休”的区别 |
知难而进 | 面对困难仍继续前进 | 更强调“明知困难仍前行”,侧重勇气 |
坚持不懈 | 持续不断地努力 | 强调“持续性”,而非“一次性决定” |
破釜沉舟 | 把船凿穿,表示决一死战 | 强调“背水一战”的决断力,更激进 |
四、结语
“一不做二不休”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价值观。它既可以是褒义的鼓励,也可以是贬义的提醒,关键在于使用的语境和目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理性看待这种态度,既要敢于行动,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