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回目概括】《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著,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每一回目都有其独特的主题与情节发展,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人物命运的起伏。
为了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结构与内容,以下是对主要回目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全书脉络。
一、回目概述(节选)
1.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介绍故事背景,讲述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神话传说,引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因缘。
2.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通过冷子兴之口,介绍贾府的家族结构与社会地位,为后续剧情铺垫。
3.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进入贾府,与贾宝玉初次相见,两人情感萌芽。
4.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展现贾府与官场的关系,以及一些底层人物的命运悲剧。
5.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判词,预示未来结局。
6.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宝玉与袭人发生关系,刘姥姥首次进入贾府,展现贫富差距。
7.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宝玉会秦钟
展现贾府内部人际关系,宝玉与秦钟结交,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8.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与宝钗、黛玉之间的微妙情感变化,体现“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冲突。
9. 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与秦钟入学,引发学堂风波,反映贵族子弟的生活状态。
10. 第十回:金寡妇贪合鸳鸯偶 张道士荐犯人
揭示贾府中人对婚姻与权力的追逐,张道士的出现暗示命运的安排。
二、主要回目概览表
| 回数 | 回目标题 | 主要内容简述 |
| 1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神话开端,引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因缘 |
| 2 |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 贾府家族结构介绍,为后续展开铺垫 |
| 3 |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 林黛玉入贾府,与贾宝玉初遇 |
| 4 |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 展现贾府与官场关系,揭示命运悲剧 |
| 5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预示人物命运 |
| 6 |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 宝玉与袭人发生关系,刘姥姥首次入贾府 |
| 7 |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宝玉会秦钟 | 宝玉与秦钟相识,展现贾府内部关系 |
| 8 |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 宝玉与宝钗、黛玉之间的情感变化 |
| 9 |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 宝玉与秦钟入学,引发学堂风波 |
| 10 | 金寡妇贪合鸳鸯偶 张道士荐犯人 | 展现贾府中人对婚姻与权力的追求 |
三、总结
《红楼梦》的每一回都承载着丰富的人物关系与社会寓意。通过回目标题与内容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小说的整体结构与思想内涵。从神话到现实,从繁华到衰落,书中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逆转。回目不仅是情节发展的线索,更是作者思想与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如需更多回目详细分析或特定章节解读,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