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的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轻松自如,能够灵活运用技巧或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的高超,也反映了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含义 | 形容做事时心里有底,手上灵活,操作自如,得心应手 |
出处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技艺、工作、技能等熟练掌握的状态 |
二、成语详解
“得心应手”由“得心”和“应手”两部分组成:
- 得心:指心中有把握,对事情的理解透彻;
- 应手:指手上动作协调,操作得当。
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内心清楚,手中灵活,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中 | 他多年从事设计工作,面对复杂项目依然得心应手。 |
技术操作 | 老师教学生使用新软件,学生很快就能得心应手地操作了。 |
学习过程 | 她学习能力强,面对新知识总能得心应手地掌握。 |
艺术表演 | 舞者在舞台上表现得得心应手,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熟练、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
反义词 | 生疏、笨拙、力不从心、手忙脚乱 |
五、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褒义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的熟练度。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体现,更是一种自信和从容的表现。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拥有“得心应手”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个人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养。
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我们才能逐渐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让自己的行动更加高效、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