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的意思】“悲天悯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世间苦难充满同情与怜悯之心。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一个人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责任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悲天 | 对天地间的苦难感到悲伤 |
悯人 | 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同情 |
合起来,“悲天悯人”指的是一个人对世间的不幸感到深切的同情和忧虑,愿意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成语来源
“悲天悯人”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制布裘》:“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虽未直接使用“悲天悯人”,但其思想内核一致。后世多用此词来形容那些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物。
三、常见用法
- 形容人物品质:如“他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可谓悲天悯人。”
- 表达情感态度:如“面对灾民,他流露出悲天悯人的神情。”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心怀慈悲、仁爱为怀、哀怜众生 |
反义词 | 冷漠无情、麻木不仁、自私自利 |
五、成语应用举例
1. 文学作品中:鲁迅先生在《呐喊》中就表现出强烈的“悲天悯人”精神,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
2. 现实生活:许多志愿者、慈善家都具备这种精神,他们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体现社会责任感。
六、总结
“悲天悯人”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苦难的共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拥有这种情怀的人,往往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温暖而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