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之哭是什么意思】“穷途之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阮籍传》。原意是形容人在走投无路、处境艰难时的悲痛哭泣。后来引申为在人生遭遇困境、理想破灭时发出的哀叹和无奈之情。
一、
“穷途之哭”源于魏晋时期名士阮籍的典故。当时他行至穷途,无路可走,便放声大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人生的绝望。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在面临绝境、理想无法实现时的悲愤与无奈。
该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精神苦闷的现实背景。在文学作品中,“穷途之哭”常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对命运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穷途之哭 |
出处 | 《晋书·阮籍传》 |
原意 | 指人在走投无路、处境艰难时的悲痛哭泣 |
引申义 | 表示人生陷入绝境、理想破灭时的悲愤与无奈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在困境中的情绪反应 |
文化背景 |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精神苦闷,反映时代风貌 |
作者/出处 | 司马光《资治通鉴》引用,后广泛流传 |
后世影响 | 成为文人常用典故,常见于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比喻人在事业、生活、理想受挫时的无力感与悲伤情绪 |
三、结语
“穷途之哭”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低谷时,应保持坚韧与希望,同时也让我们理解古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