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清白以死直兮中清白什么意思】“伏清白以死直兮”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坚守正直、不畏牺牲的精神。其中“清白”是理解整句诗的关键字之一。
一、
“伏清白以死直兮”意为:我保持清白的操守,宁可死去也要坚持正直。这里的“清白”指的是人格的纯洁、道德的高尚,象征着一种不随波逐流、不妥协于世俗污浊的坚定信念。
在古代语境中,“清白”不仅指身体的洁净,更强调精神上的纯净和品行的端正。屈原用“清白”表达自己对理想和原则的坚守,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愿改变自己的立场。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在诗句中的具体意义 | 文化背景 |
伏 | 倒下、低头,引申为甘愿承受 | 表示愿意为了理想而付出代价 | 古代文人常以“伏”表示奉献与牺牲 |
清白 | 指人的品德纯洁、无瑕 | 强调坚守正直、不染污浊 | 古代士大夫追求“清白”的人格境界 |
死 | 死亡 | 表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信仰 | 屈原以死明志,体现其忠贞不渝的精神 |
直 | 正直、公正 | 指不偏不倚、坚持正义 | “直”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美德 |
三、延伸理解
“清白”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如《史记》中“臣愿以身死,不负君恩”,也体现出类似的气节。屈原的“清白”不仅是个人操守的体现,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志士,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与“正直”的象征。
四、结语
“伏清白以死直兮”中的“清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干净,而是指一种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它体现了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不忘初心,坚守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