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了寨卡病毒相关眼部异常的潜在治疗目标
《i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了关于怀孕期间寨卡病毒感染对眼部影响的重要见解,并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有希望的途径。
这篇论文由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和解剖科学系的一组研究人员撰写,“靶向 ABCG1 和 SREBP-2 介导的胆固醇稳态可改善寨卡病毒引起的眼部病理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胆固醇代谢参与 ZIKV 相关眼部异常。
寨卡病毒(ZIKV)已成为一种公共卫生威胁,并对全世界的生殖健康构成重大挑战。虽然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已被证明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小头畸形(头围异常缩小),但多项临床研究已将寨卡病毒与婴儿眼部畸形联系起来。这些包括视网膜病变、小眼球、出血性视网膜病、视网膜色素上皮斑点、视神经炎和视神经发育不全。
尽管 ZIKV 感染会导致婴儿严重的神经和眼部异常,但目前还没有特定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疗。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对感染 ZIKV 的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 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揭示了胆固醇途径的显着变化。
“我们的研究旨在揭示ZIKV 相关眼部异常的分子机制,重点是细胞代谢,”眼科、视觉和解剖科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Ashok Kumar 博士说。 “通过阐明胆固醇代谢中关键参与者的作用,我们试图确定治疗干预的潜在目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